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佰合百科 > 育儿知识 > 新生宝宝常见的注意事项(新妈妈育儿建议收藏)

新生宝宝常见的注意事项(新妈妈育儿建议收藏)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31日 16:59:48 文章来源:佰合医疗 浏览次数:

  娃在肚子里时候,有多少妈妈跟当初的我一样,一天24个小时,有25个小时在心里默念:

  等娃生出来就好了!

  而事实证明,当初的我还是太年轻。

  娃的出生,不是代表革命胜利,而是刚刚启程。

  从你看见娃的那一刻起,你会发现自己瞬间回到幼年那个爱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宝宝:

  娃的头为什么那么长?

  娃的大便为什么是黑色的?

  娃为什么总是泪眼汪汪,难道投胎到我家很委屈?

  继而是各种担心:

  已经2个小时没有吃了,娃不饿吗,要叫醒喂奶吗?

  为什么我的娃一天睡到晚,是不是生病了,要不要去医院?

  娃的皮肤为什么这么黄,要去医院吗?

  娃的尿尿为什么是粉红色的,要不要去医院?

  天哪,天哪,我的娃下面出血了,赶紧打120……

  这个时候,你恨不得身边常驻一个儿科医生,随时揪过来咨询一下。

  毕竟,娃太小,医院太脏,动不动上医院,没病也折腾出病来。

新生宝宝常见的注意事项(新妈妈育儿建议收藏)

  别急,小果给大家整理了38个最最常见的关于新生儿养育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小果从医10多年来爸爸妈妈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准备要娃的准爸爸妈妈们也可以提前收藏哦,保证你用的到。

  (前方高能预警,篇幅较长,但绝对是每个新手妈妈都会碰到的问题,建议先收藏)

  5个必须要做的事情:

  1、采足底血

  这是新生儿筛查的项目,一般在宝宝出生后3-7天,它能早期筛查出一些危及宝宝生命,危害宝宝健康,导致严重损害的疾病,从而在早期做出诊断,给予有效治疗,避免出现不可逆的损害。

  2、听力筛查

  在宝宝出生的第3天,会对宝宝进行一项听力方面的测试。

  这个测试非常安全,没有任何伤害,但是能够初步发现宝宝听力方面的异常,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非常重要,但是又因为维生素D的特殊性,宝宝不能从自然界中获得日常所需,所以,从宝宝出生后不久,就要每天补充维生素D,可以一直补充到老。

  父母须知:维生素D,才是宝宝一生都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素

  鱼油、鱼肝油、维D、维AD到底要补充哪一个,医生来告诉你真相

  4、睡眠安全

  新生宝宝,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即使宝宝睡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这些睡眠安全必须要注意:

  禁止趴睡,除非在大人的监视下;

  床上不要放枕头、毛绒玩具、毛巾等等其他一切睡眠必须物品。

  2个月宝宝睡着了,却永远不会醒来!这些睡眠安全知识,早知早好

  5、接种疫苗

  宝宝出生后,就要开始密集地接种疫苗。

  在第一个月,需要完成的疫苗接种主要是两个:乙肝疫苗(第一针)和卡介苗。

  此后的疫苗接种规划看下表:

  此图为一类(免费)疫苗

  此图为二类(自费)疫苗

  6个千万不能做的事情:

  1、不能剪指甲

  在一些老人的观念里,新生宝宝的指甲要留满3个月才能剪。

  这个说法一点科学依据也没有,。

  宝的指甲如果长了,要及时剪掉。

  否则,指甲缝里很容易藏污纳垢,而且还容易划伤宝宝的皮肤。

  2、剃满月头

  很多人认为,剃了满月头,以后头发才能长得更黑更浓密。

  然而,一个人的头发是多是少,是黑是黄,早就由基因决定了,跟剃不剃满月头八竿子都打不着。

  剃满月头,不仅容易划伤宝宝娇嫩的头皮,从而继发感染,而且,没有了头发的保护,夏天的时候,容易被晒伤、被蚊虫叮咬,冬天的时候,头皮得不到保暖。

  宝宝头发又稀又黄,补钙还是补锌?不,都错了

  炎炎夏日,要给宝宝剃光头吗!好处没有,坏处不少

  3、绑腿、蜡烛包

  一些老人,喜欢把刚出生宝宝的双腿绑得直直的,甚至双手也绑上,俗称“蜡烛包”,以为这样做,长大后才能拥有一双又长又直的腿。

  殊不知,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本来就是处于蜷缩状态的,这种双手双腿屈曲的姿势,会一直维持到出生后,这是正常的,不需要纠正。

  4、挑马牙

  几乎刚出的宝宝都会有马牙,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是偏偏有人觉得,马牙必须得挑破,否则会影响吃奶。

  不,马牙的存在跟吃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挑破马牙反倒会导致继发感染的几率,给宝宝带来无妄之灾。

  5、挤乳腺

  一些老人,会给刚出生的女宝宝挤乳腺,挤点乳汁出来,认为这样可以把乳腺挤通,将来长大生孩子后,就不怕没有奶喂了。

  这真是想多了。

  翻翻新闻,有多少宝宝因为挤乳腺导致全身感染从而住进监护室的例子,您还会挤吗?

  6、喂凉茶

  一些地方,认为孩子出生后带有胎毒,需要喝点凉茶去去火。

  结果,一不小心把宝宝的肝肾功能喝坏了,又住进了监护室。

  刚出生小宝宝的胃肠功能、肝肾功能很弱,除了母乳、奶粉、开水以及在医生允许下的药物,千万不要动其他心思。

  5个大人没有的特异功能

  1、觅食反射

  是的,宝宝天生就是吃货,只要有东西在她嘴巴蹭几下,不管能不能吃,她都会转头去寻找吃的。

  2、吮吸反射

  宝宝的吮吸本领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不需要后天去训练。

  3、抓握发射

  如果你将手指放在宝宝的掌心并去刺激她,宝宝就会紧紧的抓住你,甚至你可以借此将宝宝提起来。

  4、惊跳反射

  新生宝宝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会出现双臂伸直、手指张开、背部伸展的动作。

  这不是被吓到了,这是宝宝正常的生理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大概3个月左右就会慢慢消失。

  5、踏步反射

  是的,原来刚出生的宝宝也是会“走路”的。

  如果去托住宝宝的腋下使宝宝身体直立稍前倾,宝宝的足触及床沿时会出现交替性伸腿动作。

  13个你以为异常其实正常的现象:

  1、扁平足

  宝宝扁平足,会不会影响以后的运动?

  其实刚出生的宝宝100%都是扁平足;2岁前90%还是扁平足;之后才逐年下降,甚至到了成人,还有大约10%~20%是扁平足。

  你家宝宝才刚出生,不用太急,慢慢观察。

  2、罗圈腿

  前面提到过,宝宝待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子宫空间有限,只能蜷缩起身体,这就导致宝宝出生后双腿会微微弯曲,看着特别像罗圈腿。

  这样的“圈”会随着宝宝长大而逐渐消失,宝宝的腿型大概在4~5岁才会定型。

  3、毳cui毛

  老一辈称之为“猪毛风”,他们通常认为应该将之拔除。

  其实,毳毛就是“汗毛”,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几乎存在于除手掌、足外的所有平滑皮肤上,并不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

  如果盲目拔除,会导致宝宝的毛囊受损,轻则造成皮肤炎症,重则会造成感染。

  4、鬼牙

  在医学上,称之为“诞生牙”,就是宝宝一出生,就已经长好了一两颗牙齿。

  诞生牙,就是是正常乳牙的过早萌出。

  一般不需要处理,但是如果诞生牙极易松动,影响宝宝吃奶或者有可能脱落而被宝宝吸入气管造成危险时,则应该拔除。

  5、脱皮

  宝宝出生后3-5天,会出现脱皮现象。

  不用担心,这不是宝宝得了什么皮肤病,不需要用任何药物,这只是因为离开妈妈羊水的环境,宝宝的皮肤也要适应,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脱过一次后就不会再脱了。

  6、粟粒疹

  刚出生宝宝的脸上,包括鼻子在内的小白点,就是粟粒疹,是因皮下堆积的一些皮脂腺分泌物,属良性皮疹,不需任何治疗。

  7、体重下降

  宝宝出生后,在医院里会监测体重,你会发现,宝宝竟然一天比一天……轻。

  别担心,这是正常的,每个宝宝都会碰到。

  这是因为,出生后,宝宝吃奶少,加上胎便和尿液的排出以及皮肤出汗和呼吸使体内一部份水分损失,体重会下降。

  但是,这是暂时的,随着吃奶量的增加,宝宝的体重从第 4 ~ 5 天开始回升,一周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8、黑便

  刚出生的宝宝,在24小时内会排出它人生的第一坨大便。

  这个时候的大便,是黑色或黑绿色或深绿色的,比较粘稠,并且没有臭味。

  它是由脱落的上皮细胞、浓缩消化液及胎儿时期吞入的羊水所组成,一般3-4天内排完。

  9、眼皮出血

  一些小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会发现眼皮有出血点。

  别担心,这是因为经过产道挤压后,眼皮上的小血管被挤破了导致的出血,一般1周内会吸收的。

  10、头被拉长

  顺产的宝宝,因为需要用力地从产道中挤出来,你会发现,一些宝宝头型变得非常狭长,很难看。

  好在这是暂时的,宝宝的头骨有很多缝隙,都没有闭合,这种狭长的头型过几天就会恢复了。

  11、乳腺发育

  不管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因为在母亲体内受雌激素的影响,会导致乳腺肿大,甚至能挤出乳汁。

  这是正常的,千万不要挤压它,从母体离开,雌激素不再起作用,乳腺慢慢就会恢复正常。

  12、假月经

  女宝宝出生后1周左右,会发现阴道流血,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为从母体离开,雌激素撤退,就是一个完整的月经过程。

  不过别担心,之后再也没有雌激素的作用,这次“月经”过后,就不会在光顾了。

  13、马牙

  马牙是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的黄白色小颗粒,是一种特殊的新生儿生理表现,不需要治疗,数周后可自然消失。

  9个可能要遭遇的磨难:

  1、红屁股

  宝宝皮肤娇嫩,一不注意,就会出现红屁股的现象。

  红屁股,重在预防,包括及时更换尿不湿,有大便及时清理,并用护臀膏来保护臀部皮肤。

  宝宝红屁股,罪魁祸首是尿不湿吗?错,让儿科医生告诉你为什么

  2、黄疸

  新生宝宝黄疸非常常见,一般都是生理性的,能自己退下去,但是要及时监测,以防部分病理性的黄疸,能被及时发现。

  关于新生宝宝黄疸的3个误区,家有宝宝的妈妈,早知早好

  宝宝出现黄疸,如果妈妈是这2种血型,就需要高度警惕这种病

  宝宝变成“小黄人”,罪魁祸首竟是妈妈的母乳

  3、鼻塞

  鼻塞,不一定是感冒。

  新生宝宝鼻腔狭窄,鼻黏膜血管丰富,极易受外界因素刺激,出现鼻黏膜水肿、渗出,鼻涕增多,从而出现鼻痂,堵塞鼻孔。

  4、眼屎

  眼屎多,可不是上火,可能是鼻泪管堵塞了。

  我们可以用指尖从内眼角往鼻翼方向按压,来促进鼻泪管的通畅。

  宝宝眼泪汪汪,眼屎不断,原来是得了这个病(文末附解决办法)

  宝宝出生后眼屎一直很多,婆婆说上火要喝凉茶,儿科医生却说

  5、吐奶

  新生宝宝的胃是横着的,又比较短,极容易出现吐奶的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喂奶后竖抱15-30分钟,拍嗝、不盲目喂奶等方式来缓解。

  6、脐疝

  一些宝宝的肚脐会随着宝宝的哭闹,出现一个突出物,这就是脐疝。

  这是宝宝腹直肌没有发育完善的原因,一般不需要处理,绝大部分宝宝都会自己长回去的。

  7、蛋蛋不见了

  有些男宝宝,会突然找不着蛋蛋了,别担心,只要宝宝的蛋蛋大部分是待在阴囊里的,偶尔出去溜达一下也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如果蛋蛋老是找不到家,可能存在腹股沟斜疝的情况,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8、蛋蛋特别大

  有些宝宝的蛋蛋虽然一直待在阴囊里,但是就是感觉比较大。

  这是“鞘膜积液”了,阴囊里除了蛋蛋,还存有从腹腔里跑出来的液体。

  这种情况,也是先观察,如果积液慢慢吸收,就不用管它,如果一直在,也是要根据情况,及时手术的。

  9.粉红尿

  你没看错,有些宝宝的小便是粉红色的。

  那是因为刚出生没几天的宝宝,吃得不够,尿液浓缩后出现的结晶损失尿道所致。

  奶量正常了,这种情况就消失了。

  今天的文章有点长,但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这绝对是新生妈妈必定会碰到的各种难题,如果你想详细了解其中的某一点,可以在评论区告诉小果,小果会及时答复哦。

本文标题:新生宝宝常见的注意事项(新妈妈育儿建议收藏)
标签:育儿 ,
本文链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及图片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155276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女孩子先长下牙有什么说法
宝宝添加辅食食谱和时间表
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
早教有必要上吗?早教几大误区
宝宝如何添加辅食?宝宝添加辅食时间
如何进行儿童智力开发?
婴儿高烧惊厥如何护理?宝宝高烧时处理方法
宝宝鼻炎怎么办?宝宝鼻炎的症状
宝宝哭闹是什么原因?宝宝哭闹解决办法
最新文章
久备不孕?科学备孕不知道怎么做?(海南佰合医疗备孕)
为什么不建议宝宝查过敏源
考育婴师证去哪里报名(2022育婴师报考条件)
学小儿推拿好找工作吗?
明星都在用?安抚奶嘴有哪些作用?
三种黄疸粪便的颜色
怎么样备孕比较容易怀孕?
新生儿黄疸了怎么解决(通过大便颜色判断婴儿健康)
吸奶器怎么用?(吸奶器选择与注意事项)
微信
微信
电话
电话
电话

089868632026

邮箱
邮箱

356244560@qq.com

TOP